活性污泥突然體積增大,結構松散不密實,浮在二沉池的表面,不能正常沉淀的現象就是污泥膨脹了。
污泥膨脹會導致你辛苦培養(yǎng)的污泥流失、BOD去除率降低、出水懸浮物、COD、氨氮超標,處理不好的可能導致整個污水處理系統(tǒng)癱瘓。
此時SVI>200mL/g(SVI=活性污泥體積/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并且繼續(xù)上升,而正常的活性污泥SVI為50~150mL/g。
分為絲狀菌膨脹和非絲狀菌膨脹。絲狀菌膨脹是真·膨脹,因為它自己吃的太多。而非絲狀菌膨脹是因為微生物生病了。這時就要考慮進水是否有有毒有害物質。
消除污泥步驟:
1、首先將進水溫度降低,保證生化段低于35℃。
2、投藥處理,殺滅絲狀菌的藥劑有氯?臭氧?過氧化氫等。有效氯為10~20mg/L時,就能夠有效殺滅球衣菌,貝代硫菌高于20mg/L時,會對絮體的形成產生不利,利用現有的循環(huán)水含氯殺菌劑進行投加,根據生化段有效容積3 800m3 計,應投加殺菌劑38~76kg,連續(xù)試驗兩次分析SV30仍在95%左右。
3、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在曝氣池的入口處投加高分子絮凝劑聚丙烯酰胺(PAM),效果不太明顯。
4、加大系統(tǒng)排泥量,MLSS由5 000mg/L左右逐步降低至3 000mg/L左右,MLVSS由3 000mg/L逐步降低至1 800mg/L左右,雖然SV30相應也有所下降,約70%左右,但SVI也在230mL/g以上,故膨脹問題并沒有解決,很難在短時間內通過生化條件的調整來改善。
5、接種新泥,改善生化系統(tǒng)中菌群結構。經過一段時間的排泥后,當MLSS降低至1000mg/L,又投加了新的活性污泥,經過一周的調整后,系統(tǒng)逐漸趨于正常。
控制污泥膨脹方法:
絮凝法
膨脹活性污泥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作為應急處理措施,可考慮投加混凝劑,以改善其沉降性能。初步選擇了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和無機混凝劑、硫酸亞鐵進行對比試驗。
在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使其濃度分別達到10、20、30、40、50和60mg/L,污泥的SV值變化。聚丙烯酰胺的投加對于污泥的沉降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且存在一個最佳投加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該中水回用系統(tǒng)采用新型淹沒式復合膜生物反應器,曝氣量大、水力攪拌強烈,聚集起來的絮體顆粒容易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混凝效果不理想;當投加量高于最佳投加量時,絮凝體除中和膠體的負電荷以外,過多的正電荷又使膠體離子帶上正電荷而重新穩(wěn)定。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硫酸亞鐵溶液,使其質量濃度在10至180mg/L之間變化,污泥的SV值變化;投藥前后菌膠團狀態(tài)。
投加硫酸亞鐵溶液后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明顯改善,SV值下降了約百分之十五。但是超過60mg/L后污泥沉降性能沒有進一步的改善,所以確定實際運行時硫酸亞鐵的投加量為60mg/L。在投加硫酸亞鐵(60mg/L)前后,測量混合液PH值從7.63降至7.07,對污泥活性的負面影響很小。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投加效果受水力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十分理想,同時其單體有毒性、難降解,存在二次污染問題,經濟效益較投加硫酸亞鐵差。硫酸亞鐵價格便宜、使用簡單,對膜及污泥沒有負面影響,其對污泥密度的影響是有效的,但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營養(yǎng)比例失調的問題,所以只能作為應急控制措施。
營養(yǎng)鹽調整法
在污泥膨脹問題的研究中,對污泥膨脹的恢復與控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該中水回用工程的運行過程中發(fā)現,投加硫酸亞鐵后,沉降性能一度改善的活性污泥在原有有機負荷條件下如停止投加,繼續(xù)進行處理,則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就會逐漸惡化,三日后恢復到投加前的狀態(tài)。所以需要尋找一種在活性污泥膨脹后行之有效的恢復控制方法。
其他控制方法
在污泥粘性膨脹最嚴重的情況下(用容器裝一些污泥,無論用什么方法污泥始終粘附在容器的表面),可考慮適當排掉一些膨脹的污泥,再重新取一些新泥,以減少多糖類物質對污泥的覆蓋;同時增加水力停留時間,使沒有被完全氧化的有機物有足夠的時間被消耗掉。
由于原水中洗滌劑含量很高,加之曝氣強度較大,經常出現白色、粘稠的泡沫,并且越積越多,當污泥發(fā)生膨脹時,危害較大。除投加消泡劑以外,采取水力消泡的方法。